欢迎来到天台人才网!
是好邻居 更似一家人
2020-01-10 16:46:03 阅读量:740

人物名片

  徐仙娟,女,1967年1月出生,中共党员,籍贯天台,现任白鹤镇张家岙村计划生育联系员。曾获第七届台州市道德模范荣誉称号,入选“浙江好人榜”。

  在张家岙村,有位智力残疾的孤寡老人汪祖兴,之前由徐仙娟婆婆帮忙照顾。婆婆去世后,她义无反顾地接过了照顾汪祖兴兄弟俩的担子。小到柴米油盐、衣物、棉被的购置,大到汪祖兴弟弟被查出癌症后的看病、治疗、丧葬,都是徐仙娟在忙前忙后,她还和好心人一起帮助老人家盖了新房。

  虽然没有轰轰烈烈、惊天动地的事迹,可她在平淡的点滴生活中,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孝老敬亲的含义,获得了村民和邻居的一致“点赞”。

  如今,已经是徐仙娟和婆婆两代人接力照顾老人的第23个年头,她说还会一如既往地照顾下去,为老人养老送终。

  婆媳接力二十余年,两代爱心相传

  张家岙村有一户四口之家。母亲常年卧病在床;老大汪祖兴今年72岁,从小智力残疾,生活无法自理;老二汪祖才由于家庭困难一直单身;老三汪祖亭早年间远走黑龙江落户。

  1996年,汪祖兴母亲病故。在其母亲离世后,汪家的生活变得更为困难。徐仙娟婆婆知道后,对她说,大家都是乡里乡亲,能帮一把是一把。

  徐仙娟告诉记者,婆婆常常抽空去汪家帮着洗衣烧饭,有时婆婆忙的话就会叫她一同前去。2003年婆婆去世后,徐仙娟便主动接过照料汪家老人的重担。

  汪家生活困难,村里给办了低保,每个月能拿到几百元的补助。汪祖兴智力不全又不识钱数,因此平常买米买菜、添置衣物被褥等都由徐仙娟一手操办,钱也由她看管着。

  日子久了,村里传来一些闲言碎语。有的说“张家和汪家不同姓,既没血缘,又非亲非戚,照顾一个孤老头子,不知图什么?”更有的说“一个孤家老头用不了多少钱,还不是为着老头子的低保金、补助金?”

  徐仙娟听到后心凉了半截,彻夜难眠,便向丈夫倾诉心中烦闷。丈夫听后沉思良久说道,“仙娟,我知道你受了不少委屈,但是咱们照顾汪祖兴一家要的不是别人的认同。我们手上都有账记着,做事心里敞亮,汪大爷活一天,咱们就给他养老一天,你要是累了,我来帮你干。仙娟你别怕,心正不怕影子斜,我们一家人都是你的后盾。”

  家人的理解和支持,给她增添了继续干下去的勇气和力量。

 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,照顾老人成为习惯

  给老人洗漱、喂饭、按摩、烫脚、端屎端尿、嘘寒问暖……二十多年来,徐仙娟每天都重复着这些繁琐而又必须的护理步骤,将她力所能及的事情几乎都担了下来,把老人照顾得无微不至。冬天不到,已经提前为老人准备好棉衣棉裤;初夏来临,又早早给老人支起蚊帐。

  徐仙娟家条件一般,下面有两个女娃,其中一个刚读高中,正是花钱的时候。她没有固定收入,平时省吃俭用,即使生病也舍不得给自己买药。但不管再忙,照顾老人的事她始终放在心坎上、摆在第一位。

  “不管再苦再难,我也必须要让老人吃饱、穿暖。”徐仙娟是这么说的,更是这样做的。多年来,无论多晚她都要赶回家侍奉照顾汪祖兴兄弟俩,否则心里就不踏实。平时有什么头痛或不舒服的,她就帮助送到附近医院就诊,像家里的主人一样担负起兄弟俩的生活起居。

  2008年,汪祖兴弟弟汪祖才罹患癌症,徐仙娟一直带着他去往各大医院看病、打针、吃药,并且垫付了医药费。次年汪祖才病逝,丧葬费也都是她七拼八凑来帮着办的。2010年,汪家老宅漏雨,她又自费1000多元钱把屋顶修好。

  有一年夏天,汪祖兴突然高血压发作,徐仙娟发现后十分焦急,但是一时间又找不到人帮忙。“当时我一开动电瓶车,汪大爷就害怕,最后还是推着电瓶车走到镇里医院的。”

  由于村里都是石子路,徐仙娟的每一步都走得极为艰难,夏日热辣的阳光直射在背上,汗水一点一点浸透了衣服。但她毫无怨言,一边推车,一边耐心地安抚老人的情绪,在徒步行走10公里后,终于把老人送到白鹤卫生院。在医院,她二话没说,掏出自己不多的积蓄,跑上跑下交钱拿药。

  像这样的故事,还有很多很多……

  “这人老实可怜啦,还好有仙娟,要不然还不晓得会是什么样呢。”

  “她看到村里路面脏了会主动清理;看到孩子下河玩水摸鱼,会上前劝阻;看到谁家有需要的,只要请她帮忙几乎没有不帮的。我们全村都知道她在照顾村里的孤寡老人汪祖兴,送衣送食的,非常尽心。”

  日久见人心,街坊邻居提起她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。

  “真的没啥,谁都有困难的时候,作为邻里更要互相帮助。”听到周围人的称赞,她腼腆地笑了笑,“而且我是党员,虽然文化不高,做不了大的贡献,但是能做到的我肯定要做,今后我也会一直照顾下去。”

  (谢雅婷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