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人物名片】汪传烈,白鹤镇墨坑村党支部书记。任职十年间,他将一个破落的山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,赢得了村民们的信赖。
村道的尽头是山岙,山岙里藏着一个小山村,这里三面环山。一路上,记者几十遍地想像着墨坑村的村容村貌,却怎么也无法将它与美丽乡村联系起来。
近日,记者慕名来到这里,眼前的一幕让人大跌眼镜,村道宽敞、新房整饬、绿化优美,无不透出了这个山村的的独特韵味。
见到汪传烈时,这位年过六旬的村支书正忙着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。近十年来,汪传烈时时谋划着为村庄增添新鲜元素,如同一个魔术师,将一个闭塞、涣散、落后的山村变出了新模样。
破落山村变身“绿富美”
路灯、公厕、有线电视、光纤……若在5年前谈这些,几乎每一个村民都会认为是天方夜谭。汪传烈刚接手村里事务时,村民们甚至认为只要能为村里修一条像样的通村公路,就已很了不起。
汪传烈二话不说,扑下身子,大干起来。很快,康庄公路通到了家门口。路通了,汪传烈的思想也通了,原本并不想当村干部的他,在为民办实事中体验到了自身的价值。
当时,墨坑村人居环境落后,农房间隔近,过道狭窄,能出去的村民都不愿留在村里。汪传烈很清楚,要留住村民、吸引村民,必须及早启动农房改造项目。
这项惠民工程没启动前,呼声很高,而当项目真正实施时,矛盾接踵而来,有的为了户型设计,有的为了所谓的“风水”,各种各样问题都有,进度“一波三折”。
汪传烈决定先易后难,分期实施。他带头拆除自家旧房,然后发动党员,再动员自己的亲戚。2009年,该村农房改造一期项目在磕磕碰碰中启动了。4年后,共分两期的改造项目完工。先前冷清的山村,开始因返乡村民的增多而变得欢闹。
安居更得乐业。在农房改造完成后,汪传烈又谋划办厂,让村民在家门口赚钱。村民们笑着说:“山村想办厂,想都不用想。”他没有理会,拿定主意在村口建起了成排的村集体屋,并瞄准当地袜业生产盛行的商机,找到在外地经商的邻村袜子批发商陈再洋,邀请他到村里创办加工厂。
见到72岁的村民庞青球老人时,她正好吃过中饭去村集体屋上班。她说:“现在是农闲季节,在家也是闲着,到这里做工每天能赚八九十块钱,年轻人动作快,一天能赚到200块。”
(下转第2版) (上接第1版)
汪传烈告诉笔者,袜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,陈再洋在村里投资1500万元办厂,现已解决了25人就业,等他的18台袜机全部投入生产后,将能解决更多的村民就业。
污水溪变成清水溪
墨坑村以一条墨坑溪得名,就在一年前,溪如其名,水黑如墨,河道里垃圾遍布。10多年前,该村鼓励村民发展养猪,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猪,年出栏2000多头。由于缺乏合理规划,猪粪污水被直排到墨坑溪里,溪水从此变了模样。
去年,汪传烈撑起了“五水共治”大旗。村民们笑他:“这水神仙也没办法,你难道比神仙还厉害?”他说:“要想大家住得舒服,再难也必须做。”那么多养猪场,关系到许多村民的饭碗。汪传烈权衡利弊,想到了一条稳妥的办法——建设生猪生态养殖小区。
去年6月,汪传烈自贴利息,从银行贷款20万元,在一个距村庄1公里左右的山岙中启动了项目。
9月21日上午,笔者跟着老汪去参观“养殖小区”,一条3米宽的水泥路直接把我们带到了小区中。小区原规划10亩面积,现已建成6亩左右,3排猪舍整洁、有序。老汪说:“我们配套了污水处理设施,猪粪污水处理后可循环利用。”
村民汪金有是养猪大户。小区内,有他的8间猪舍。这位已养了20年猪的村民说:“以前污水直排也是没办法,搬到这里养猪不污染环境,自己也觉得心安!”
有了硬件设施还不够,汪传烈认为更须加强日常监管。他提议在保洁员日常保洁的基础上,对墨坑溪易污染段进行分段包干,由15名常年在家的村党员干部各自认领,负责日常保洁工作。
沿着墨坑溪走一遍,可看到溪边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块河道责任牌,牌上写着河道清洁责任人和联系电话,这条“党员河道”已成为镇里“五水共治”的示范点。 (小徐 式统 主俐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