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天台人才网!
乐安古道今犹在绿水青山迎客来
2015-11-04 16:29:28 阅读量:569 来源:天台人才网 作者:天台人才网
乐安古道曾是从天台雷峰乡桥棚村到临海店前村通往仙居的古道,长10余公里。你别看这条崎岖的驿道与现在的公路比起来,只不过是一条“羊肠小道”,可在古代它可是当时条件最好的“高速公路”。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,现代交通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古道的没落,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。只有附近的村民和少数的驴友是乐安古道的常客。

  今年初夏,我与天台的五十余位驴友一起寻迹乐安古道,探寻古道之美。我们乘坐大巴前往雷峰乡桥棚村,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,互相打量,认识或不认识的都报以灿烂的微笑。时间一分一秒地在驴友们的欢声笑语中溜走,村庄一个一个在我们的视野中向后奔去。沿途最大的感受就是:这里山好、水好、空气好。

  当时针指向9点的时候,大巴在一个生态停车场上停了下来。桥棚村主任范伟涨和村民早已在停车场边等候,稍作调整,我们便在村主任和村民的带领下开启了乐安古道之旅。

  此次古道行的起点是雷峰乡桥棚村,桥棚村名字的由来是因为村子里有一座古廊桥——文峰桥。该廊桥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,于2011年进行第三次大修。此次大修由本村的能工巧匠采用传统手工技艺施工,完全按照祖传的建造方法,使这座古廊桥得以传存,为古廊桥文化的保护和利用作出贡献。

  岁月失语,惟石能言。乐安古道由河道卵石铺设而成,古道的卵石也许是承载了太多逝去的旧事而显得有些凹陷,在卵石的斑驳中刻满了古老的故事,见证着岁月的沧桑。

  古道旁有一条小溪,溪水清澈见底,水中有许多石斑鱼在溪中游来游去。好奇的我发现溪边长着许多像韭菜的植物,便向村主任请教。村主任说:“这种植物我们当地人叫它‘坑韭’,是我们当地特有的一种植物。因为比较稀少,所以我们村几年前就对‘坑韭’进行保护。”

  沿着古道走了一公里左右,村主任又给我们介绍了当地一座很有特色的桥——天台牮桥。牮,音(jiàn),意思是“斜着支撑”。这种桥有外形美、质量好、省石材的特点。这座牮桥长11米,宽2米,高3米,是我国现存极少数的牮桥之一。

  古道沿途植被繁茂,一眼望去,成片成片的板栗林、竹林,它们承载着桥棚村民丰收的希望,也是桥棚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初夏时节,正值金银花开。野生的金银花分布在古道边,在板栗林里,金色的,银色的,互相交织闪烁着。村主任说:“我们桥棚的山上都是宝,除了大片大片的板栗树、竹林,还有许多野生的中药材,比如金银花、乌药、黄精、覆盆子、杜仲等。”

  越往前,山路越陡峭,虽是轻装上阵,但也感到有一丝疲惫,此时此刻我可以略微体会到古人负重在古道上前行时的感受。“大家再加一把劲,再往前一点就是‘歇脚岭’,在‘脚酸岩’那支一根树杈,大家就不会累了”,村主任范伟涨向大家喊道。原来古人经过长途跋涉走到此处也都感到疲惫,聪明的古人便利用心理学原理,在“脚酸岩”上支一根树杈,克服疲惫,继续前行。

  乐安古道之于‘古’,是一条交通要道,是交通之路、经济之路;之于‘今’,是一条文化之路、旅游之路、致富之路。无论是自然资源角度还是文化资源角度,乐安古道都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和不可替代性,二者兼而居之,潜力无穷。

  “我们村希望发展乐安古道旅游项目,让更多的人来重走这条古道,让更多的人来品味乐安古道的历史与文化,与桥棚村民一同来唤醒这条沉睡的古道。我们桥棚村民都坚信,守住这条古道,保护这片绿水青山,它一定会给桥棚人民带来金山银山。”桥棚村主任范伟涨谈及乐安古道的旅游非常的激动,脸上写满了对古道发展的希望。

  汪国真说:“没有比人更高的山,没有比脚更长的路。”一路走来,桥棚人民对乐安古道的热爱与保护让我很感动,他们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在保护这条古道的一石一草一木。我相信乐安古道定能得到很好的保护与传承,也相信桥棚人民守住古道,守住绿水青山获得金山银山的梦想一定能够实现。

  (戴君帅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