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2006年荣膺省“教育强县”称号以来,我县教育发展始终领先于经济社会发展。2012年,我县吹响了向“省教育现代化县”进军的号角,至目前,对照考核的41项评估指标已全部达标或基本达标。
合力兴教
发扬“重教”传统
从去年9月开始,已当了十多年体育老师的许法友终于可在球场、跑道上教学了。他所在的赤城二小原先占地仅3.8亩,操场小得更像是一个面积稍大的天井,学生上体育课只能玩玩跳绳游戏。为方便城区中心学生就近入学,校区搬迁到了寸土寸金、同样位于繁华街区的新址,面积扩大到了10.8亩。
赤城二小只是我县教育部门已启动的64个重大基建项目之一,眼下这批项目已有28个竣工并投入使用。
我县自古就有“耕读传家、重教兴教”的传统,虽然县财政并不宽裕,但历届县委、县政府抓教育工作的投入从不含糊,舍得投入“真金白银”,专门建立了财政投入为主、PPP融资为辅、社会大力支持的教育投入机制。近3年来,累计投资达9亿元。
县委书记李志坚说:“教育现代化说到底就是人的现代化,教育工作再重视都不为过,为老百姓花钱、为民生投钱,我们不小气。”他表示,要努力打造“教育+人”的现代化。
现在,我县已建起了三大幼教集团,全县等级幼儿园入园率已达到90.2%;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总数达到58所,比例为93.5%;去年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级验收。
大办教育之风激荡着民间的助学热情。前年的教师节,我县在外乡贤葛庆达承诺出资1500万元,承担起了欢岙小学整体搬迁费用。今年教师节表彰会上,我县企业家再现义举,为解决镇区教育资源不足、方便部分山村孩子上学,企业家丁荣猫承诺出资5000万元建设白鹤镇第三小学,竣工验收后产权无偿捐赠政府。
特色兴校塑造“宜学”品牌
与半年前相比,张雅宜小姑娘简直判若两人。现在小姑娘课堂上抢着发言,此前她因家庭原因,心理内向得连课外活动也极少参与。
小姑娘的大转变,源于三州小学推行的“我自信,我快乐”成长银行评价体系,这也是该校的一大特色。辅导老师张晶晶告诉记者,孩子是在鼓励中长大,真正的好孩子是夸出来的,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“跳一跳,摘桃子”,在成长银行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。
近年来,我县把塑造校魂作为办学新高度,各校八仙过海尽显神勇,在打造花园式校园的同时,注入文化因子,南拳文化、寒山文化、廉政文化等文化之花五彩缤纷。
始丰中学的太极拳、实验中学的沙滩排球、赤城三小的围棋,都在近年的全国性比赛中获得大奖。南屏学校组织留守儿童编排百老汇经典音乐剧《猫》,还登上“中国梦想秀”舞台,打动了无数观众。
“平安校园”,“宜学”至要。我县编织安全网,为莘莘学子营造了安全、温馨的学习环境。现已为所有学校配齐了法制、卫生副校长,并投入2200万元实施了“学生安心工程”,从出行、饮食、环境等各方面对学生上下学、就读、节假日等时段实行全方位、立体化监管。
为让贫困学生上好学、读好书,我县完善贫困生资助长效机制,根据学生具体的家庭经济情况,实施“分档划分、分类资助”,使有限资金发挥最大作用。县里还开通了63条学生接送车专线,并为每个山区住校生赠送爱心垫被。
“坚持把素质教育作为实现现代化教育的主要手段,以立德树人为根本,以成长需求为导向,积极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,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。”县委副书记、县长杨胜杰说。
尊师兴学培育“乐教”情怀
说起在山区学校工作了16年的经历,王卫约并不觉得有什么委屈。在南屏学校许多学生的心目中,王卫约更像是邻家的一位叔叔。每次遇到学生,对方总会热情地叫声“老王”。这位接地气的山区教师说:“我很享受与山区孩子一起的时光。”言语中透出了一名教师的职业幸福感。
山区生活毕竟清苦,还要克服交通等诸多不利因素。我县实施了山区教育“安心工程”,专门建设教师公寓用于解决山区教师的住房困难,为山区教师落实了每月300元的交通补贴。
“教师是教育之本,教师的品德、知识和业务水平决定着一个学校、一个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潜力。”县教育局党委对此认识一致。长期以来,该县注重教师队伍建设,悉心培育“乐教”情怀,用感情留人、制度留人。
全国劳模、省功勋教师、省特级教师,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,从一系列荣誉中,足见天台中学校长郑志湖的风采。令人惊讶的是,从1995年担任校长至今,郑志湖从未退出一线教育,坚持驻守在高三年级的物理课堂上。去年,天台中学被列为全省一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。2011年,“郑志湖名师工作室”成立,郑志湖作为工作室领衔人,在研究与实践层面实现了团队整体素质的提升。近5年来,我县充分发挥名优教师辐射示范作用,已建立了22家市、县名师工作室,基本覆盖了中小学所有基础学科,培养了一大批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。
为让教师热心教育事业,我县设立了每年30万元的“优秀教师奖励基金”和每年100万元的名师名校长基金,支持优秀人才长期从教、终生从教,未出现名师外流或转岗现象。(小徐 张海平 王文浩)